鋼絲繩的安全隱患
鋼絲繩作為提升、運輸設備中的主要部件被廣泛的應用于礦山、冶金、港口、碼頭纜車、電梯等中,然而在其長時間使用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斷絲、腐蝕等缺陷,如不及時發現,將會給安全生產帶來嚴重的后果。鋼絲繩斷繩事故時有發生,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的統計,近幾年間,僅我國煤炭系統發生的斷繩事故就多達1065 起,死亡人數1142 人,其中最嚴重的斷繩事故,一次死亡14人,重傷5人。
只要運行,鋼絲繩安全始終令人心懸一“線”——即便無故障運行了1000小時,也不能保證下一小時仍是安全可靠;即便看起來完好無缺,也不能保證運行絕對安全;即便完全采用新繩,也還是可能存在質量缺陷導致的不安全。由于自身結構的復雜性、運行環境的多樣性以及檢測方法的局限性,大量在用鋼絲繩并無良好的安全保障,并連帶反映出“隱患、浪費、低效”同在的三大矛盾。鋼絲繩是工程中主要的承載構件,廣泛應用于煤炭、冶金、交通、運輸、建筑、旅游等國民經濟各主要行業和部門。鋼絲繩的安全使用問題也因此而備受關注。長久以來人們對鋼絲繩采用人工目測和定期更換的方法來避免事故的發生,但是人工目測法可靠性差且效率低,定期更換則造成巨大浪費。據統計,更換下來的鋼絲繩中70%以上的僅有很少甚至沒有強度損耗, 因此,研制能可靠檢測鋼絲繩狀態的無損探傷設備成為必然,鋼絲繩無損檢測技術也由此不斷發展。
鋼絲繩無損檢測技術
人們曾經嘗試過多種方法,諸如:磁或電磁、紅外線、超聲波、射線、電渦流等。隨著對鋼絲繩結構特性(由優質的鋼材制成鋼絲,在經過多重捻制而組成的一種復雜結構的鐵磁性構件,具有良好的導磁性能)認識的不斷深入及生產實踐的檢驗,其中只有基于鋼絲繩構件材料鐵磁特性,運用磁或電磁原理的某些技術方法得以延續并逐漸接近應用現實。
國內外現有的技術主要是漏磁檢測原理:即先磁化鋼絲繩,通過探測漏磁來檢測鋼絲繩的受損狀況。漏磁類檢測設備主要有以下缺點
-
由于現場環境和被測鋼絲繩多樣性影響,人為磁化鋼絲繩很難達到完全均勻, 尤其在鋼絲繩有抖動的情況下,磁化結果可能非常不均勻。
-
鋼絲繩抖動會引起漏磁感應到傳感器的大小發生變化,使輸出信號大小發生變化,導致每次測量結果重復率較差。
-
鋼絲繩內部斷絲和外部斷絲,不能同等測量出來,即內部斷絲由于外部鋼絲繩的屏蔽作用較難表現出來。
我們創新的磁通平衡原理克服了漏磁檢測原理的弊端。主要特點如下:
-
不預先磁化鋼絲繩,因為人為很難將實際運行中的鋼絲繩磁化到一個穩定的、均勻、連續、任意截面磁通等量的理想狀態。
-
不檢測漏磁或者剩磁,利用鋼絲繩的最穩定、最普通的特性-導磁性能來檢測鋼絲繩是否有損傷和缺陷。
-
不檢測鋼絲繩整體磁場特性,只檢驗鋼絲繩缺陷引起的變化值。尺度小,保證精度和可靠性。
-
后期信號采用了針對性很強的交流放大處理,有效將各種缺陷信號從背景噪音、鋼絲繩抖動、速度變化等等干擾中區分出來。
產品特點
慧達的鋼絲繩在線實時監測系統是目前先進的實時監測設備。檢測精度、穩定性、可靠性均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系統對在線鋼絲繩內外部的斷絲、磨損、銹蝕、疲勞等各種損傷能夠進行定量檢測,精確定位,同時精確評估鋼絲繩的剩余承載能力和使用壽命,為客戶安全使用鋼絲繩提供了科學的依據,有效預防鋼絲繩斷繩事故。
和傳統鋼絲繩在線檢測設備相比,我們的產品主要特點如下:
-
克服鋼絲繩抖動的嚴重影響:鋼絲繩抖動時,會使兩個傳感器輸出信號同時增加或減小,總和仍為零。
-
內外斷絲都能表達出來:無論內部還是外部缺陷都會引起鋼絲繩導磁性能的改變,就一根鋼絲繩直徑范圍內,其引起變化的差別不大。
-
高靈敏度和精度:采用平衡原理,只檢測其磁場變化量, 所以測量靈敏度非常高,只要鋼絲繩斷絲1%或者以上可以99%檢測出來。
產品基本功能
-
對鋼絲繩進行全天候實時監測,并及時發現損傷情況,及時報告,及時報警。
-
同被測鋼絲繩同步,實時無損探傷。
-
對損傷信息進行鑒定、處理、分析、定位、定性、定量檢測。
-
對鋼絲繩剩余載荷進行計算與可靠評估。
-
評估鋼絲繩的承載能力,安全系數,使用壽命。
-
非接觸檢測,不受鋼絲繩浸油、抖動和高速通過的影響,具有良好的自適應能力。
-
實時歷史數據保存功能,最低2年的歷史數據和故障情況圖像保存記錄。
-
自動檢測報告:每次檢測完后,系統自動生成檢測報告。檢測報告對所有異常情況給出了詳細描述,并對整個鋼絲繩的安全性作出評價。
-
遠程操作:操作人員可在地面監控室進行檢測操作.無需人員到現場就能完成所有設備操作和狀態檢測的工作。最遠通訊距離120km。
-
自動報警:軟件自動設置報警界限. 當鋼絲繩強度低于報警界限后,自動實現聲光報警。
-
無人值守:通過操作主界面中的“無人值守”按鈕,軟件可自動完成整個檢測過程,無需人員看守。

產品類別
該產品可以被廣泛應用于礦山絞車、猴車、索道、港口、起重機械等領域。